团伙利用非法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诈骗
  • 网络
  • 钱志龙 律师
  • 2017-05-02

  利用非法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或在“滴滴出行”平台进行刷单套现诈骗,或在各种理财网站注册会员以获取红包,或帮助那些不具备车主资质的人进行虚假注册……这个盘踞互联网、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万组、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的犯罪团伙的15名成员,近日被江苏省东海县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提起公诉。

  奇怪的“黑话”

  2016年6月的一天,连云港市公安局网安部门警察在进行网上巡查时,无意间发现一网民在本地论坛上的发帖中频繁出现“料子”“收料”“洗料”等奇怪词语,看上去很像“黑话”,立即引起了警觉。

  经过侦查,警方发现这些所谓的“料子”指的就是公民个人信息,而发布这些“黑话”的网民就是东海县的刘天天。2016年8月22日,警方在刘天天家中将其抓获,并在其使用的电脑里查获公民个人信息3万余组。

  这些个人信息从何而来?用来做什么?警方经过深挖细查,最终在刘天天的QQ聊天记录中发现了端倪:一个QQ昵称为“思念是一种病”的福建网民与刘天天联系密切。在确认该网民涉嫌向刘天天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后,警方立刻赶赴福建。

  庞大的黑色利益链

  在福建省晋江市某镇的一间出租屋里,警方将王名赐等犯罪嫌疑人抓获。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勾当竟以正规的企业模式进行,而他们所掌握的公民个人资料多达20余万组。

  从现场查获的作案设备中,警方看到王名赐等人不仅和刘天天交易,其他“客户”还有很多。警方顺藤摸瓜,很快将王名赐的“上线”——湖北荆州的裴某某抓获,并查明裴某某在网上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多达100余万组。在对裴某某的支付宝交易记录进行梳理时,警方发现裴某某的“下线”竟有200多个,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经查,裴某某通过其“上线”以几分钱一组的价格大量购入公民个人信息,再通过众多的QQ群、微信群加价出售给刘天天、王名赐等“下线”,这些“下线”再加价倒卖,最终形成一条多次倒卖、相互转卖的黑色利益链。警方发现,有的公民个人信息在这条黑色利益链末端可以卖出十几元一组的高价,裴某某等人的利润最多能达上百倍,短短几个月便获利数十万元。

  2016年9月22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

  五花八门的骗钱手法

  除了多次倒卖、转卖外,裴某某等人还直接利用手上的公民个人信息骗钱,方法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近年来,一些理财网站为了能尽可能多地占取市场份额,纷纷采取发红包等激励措施吸引用户注册或投资。刘天天就是看中了这个“赢利点”,通过手上掌握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在多个理财网站上注册,积少成多赚取红包奖励,再通过这些公民个人信息办理银行卡并绑卡,最终将红包收入套现。短短几个月,刘天天就通过这种方式获利近20万元。

  在这些不法分子眼中,一些打车软件也是不错的敛财工具。山西阳泉的吕晋东等人从裴某某处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便用这些信息大量注册“滴滴出行”的司机端,以赚取“首单奖励”。还利用系统漏洞,购买多部手机,冒充不同的乘客,故意制造司机绕路、未上车产生费用等虚假事由投诉司机,以骗取滴滴公司的补贴。甚至运用非法软件修改GPS定位信息、发布虚假行程,在“滴滴出行”平台频繁刷单,骗取补贴或奖励。据统计,吕晋东等人共骗取滴滴公司补贴款100余万元。

  杭州的林某等人在淘宝开设多家网店从事“滴滴司机”账号注册和出售业务。他们通过裴某某等人大量购入公民驾驶证信息、行驶证信息和户籍信息后,专门为不具备注册资质的客户在“滴滴出行”平台进行虚假注册,成功注册一个账号叫价100元至200元不等。仅仅几个月时间,林某等人就获利百余万元。

  承办检察官表示,此案不仅反映出网上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还暴露了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衍生出的新型网络诈骗手法,这一新型犯罪动向值得警惕。


分享到: